志工作家江羚瑜首辦簽書會義賣所得10%助街友身後事

最新消息
Typography

集合身障、禮儀、教誨等多重志工身份的作者江羚瑜,2017年入圍十大傑出青年,志工生涯超過十年,自2009年至今已出版過十本書籍,將於2018年台北書展舉辦簽書會,首度與智齡管理顧問公司合作,並與讀者分享服務與旅行交織的創作歷程。

首度在台北書展舉辦簽書會的江羚瑜,將展出過去十年的十本創作書籍,題材橫跨志工服務、公益旅行、心靈勵志等多元面向。多年來,她參與北市殯葬處辦理「聯合奠祭」,有感於每逢接近農曆春節,總有許多遊民猝死街頭,身後事可說是乏人問津,此次台北書展正逢寒流來襲,期盼助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!

江羚瑜指出,在書展現場購書的讀者,只要認購2本以上,除了可獲作者親筆簽名的2018年限量精美桌曆之外,任何書籍皆捐贈10%義賣所得捐贈北市殯葬處辦理「聯合奠祭」之用,協助在寒冬中不幸往生、沒有親人的街友們的人生最後一哩路貢獻綿薄之力。

曾經陪伴視障朋友瘋狂勇闖絲路及西藏;在殯儀館服務民眾,看盡生命終站的人生百態;亦在新竹監獄、新竹看守所主持分享會及讀書會,目前每周前往土城女子看守所為收容人進行個案輔導。

談起十多年的志工生涯,江羚瑜表示,從2005年至今從未間斷。在忙碌的採訪工作之餘,周末陪伴身障朋友協助演出大小事,從妙音國樂團、混障綜藝團、中華民國身心藝文推廣協會等,足跡遍及學校、警局、監獄、看守所、醫院….等各地,看見有別於職場的另一視角,從服務視障、肢障到腦麻等不同障別,更是擴大的生命視野。

在身障者的身上,她學到不向命運低頭的樂觀性格,鼓舞收容人不放棄自己,並書寫他們的生命故事,以及募款、義賣等有別於職場上的收穫,更與多才多藝的身障朋友成為莫逆之交。

2009年,江羚瑜陪伴八位視障朋友同遊絲路,這一趟絲路行,左右手各牽一位全盲朋友,沿途講解看到的一景一物,笑稱視障朋友就像她的「左右護法」,才發現利用視覺之外的感官暢遊邊疆,依然擁有相當深刻的體會!

不過,當年在鳴沙山騎駱駝時,她除了捕捉視障朋友騎駱駝的「英姿」之外,卻百思不得其解,究竟視障朋友該如何體會浩瀚的絲路之美?視障朋友告訴她,每當駱駝前進一步時,脖子前面的駝鈴聲,就是他體會絲路最動聽的樂音,令她深感汗顏,因為,過度依賴視覺,不但容易陷入眼見為憑的迷思,也忽略其他感官對當地的真實感受。

這趟截然不同的旅行視野,使她在2010年再度和視障朋友勇闖西藏,親自陪他們參訪拉薩盲童學校,並獻唱台灣膾炙人口的「高山青」及樂團的爵士舞曲,與當地的孩子用歌聲交流,跨越了國界與疆域,這場藏漢一家親的音樂饗宴,串起了台灣與西藏的視障情緣。

除了到拉薩盲童學校和藏族小朋友之外,江羚瑜更忍受將近十小時的搓板路,一路上高山症、腹瀉、打點滴,與他們共同攜手登上海拔5200公尺的珠峰大本營,對他們而言,雖然無法親眼看見珠峰之美,不過,視障朋友認為,當江羚瑜牽起他們的手,畫出山峰的樣貌、雲彩的位置,心中想像的珠峰樣貌,或許比真實看見的更加壯觀!

從離海最遠的絲路、到離天最近的天路,江羚瑜將這精彩的冒險旅程記錄在《有「睛」無險:絲路天路奇行記》,此書不但是國內第一本公益旅行書;2016年,「聆聽鳴沙山之駝鈴聲」更被收錄在國一國文課本,成為全台國中生的必讀教材;如今她依舊在周末陪伴視障朋友在超市協助街頭藝人的演出,對她而言,服務與旅行交織的創作之路,正是淬鍊生命的精彩養份。

2013年,江羚瑜的服務觸角延伸至人生終點站,在殯儀館門口協助家屬指引禮廳方向,從事禮儀志工期間,參與告別式、火化場協助整理往生者祭品,清明節前往墓園協助民眾祭拜事宜等。

其中,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152月發生復興空難,穿梭在臨時搭建的靈堂,協助家屬、法醫、檢察官、各宗教團體辦法會等,更深感生命無常、人生有限,珍惜當下每一刻;亦認為天堂門口是冥陽兩利、充滿祝福的地方,在人生終點站的所見所聞,記錄成《天堂門口的最終祝福》,此書是國內第一本禮儀志工書,亦是新竹看守所、新竹監獄、桃園女子監獄、誠正中學的指定閱讀教材。

《天堂門口的最終祝福》在各界支持下成為獄所的閱讀教材,從2016年起,江羚瑜每月遠赴新竹監獄、新竹看守所進行讀書會,前往各工場和收容人對談,並舉辦成果發表會及心得書寫比賽,隔年,來到土城女子看守所進行個案輔導,從中了解收容人犯罪背後的故事,從吸毒犯到殺人犯都曾接觸過,對她而言,唯有聆聽社會底層的聲音,才能使社會邊緣人的故事被看見,進而降低犯罪的可能。

2018年台北書展將於26日開幕,作家江羚瑜將於210日晚上、211日上午及下午,舉辦共三場簽書會,期盼大家共襄盛舉,用閱讀提升心靈財富,支持創作及公益!

最新帖子